资讯分类
论职业经理人与个体生意人 ——从花园的树与野生的树引发的思考
2015-10-09 12:00
社会上有一种现象,很多人都想不明白,即科班出生的大学生、甚至是阅历资深的精英应聘到大集团工作(暂且称为职业经理人),他们有系统的培训、规范的流程、严格的管理和不错的待遇,公司有品牌、市场、技术、资金、队伍和平台,但做起生意来,得心应手的不多,能独挡一面、基业长青的更少。而有些个体生意人,没念过几年书、也没参加过系统的培训,甚至缺品牌、资金、技术、人才,但生意做得有声有色,风生水起,他们都能独挡一面,自我营运、自我发展。难道有学历、有知识、能说会写的职业经理人真不如个体生意人?
这让我联想到花园里和野外生长两种成长路线截然不同的树。
野生的树,没人栽种、施肥、浇水、剪枝、除虫,不需要人工护理和费用,但郁郁葱葱,生生不息,直径大的三五个人牵手都抱不住,树龄长的逾千年。而花园里的树,每天需要人除草、浇水、施肥、打药除虫,甚至需要遮荫、输液才能成活,有的单位每年的绿化维护费用达到几百万,这是为什么呢?
山里树上的野果成熟后自然掉落,或经过风吹或飞鸟叼运后,种子在山上合适的土壤、温度、湿度和阳光光照下,开始自我发芽、生根和成长,从小到大,经过风吹日晒雨淋等残酷的物竞天择,生命力强的存活下来了(不适应的就自然死亡了),随着根系的扩大和深入,树越长越高,越长越大。各类植物根据自己的生理特点和能力,对空气、阳光、水分各取所需,共生共荣,于是有了大小、高矮、粗细、形态和种类各异的生态圈。
而花园里的树,是从山上或其他地方移栽过来的,根系受到破坏,对新环境的水、土、阳光、空气都有个适应的过程,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不一定能满足生长的需要,所以前期需要浇水、施肥、遮荫、甚至要输液,只有移栽后第二年春天能发出新芽,才算是成活了,再过两到三年,根系发达了,环境适应了,浇水、施肥等有关维护工作可逐步减少。
由树及人,个体生意人有点像野生的树,他们从小就是依靠自己,通过激烈的竞争(如争夺水分、阳光、营养,与病虫抗争等)才能存活、成长、成功(成长为大树)。他们没有读过什么书,也没有系统的专业培训,甚至缺资金、缺人才、缺模式、缺管理,生意从零开始,从小到大摸爬滚打,逐步沉淀商业因子、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。另外,我们看到了成功的个体生意人,也就像我们看到的山里野生的大树一样,他们都是经过激烈竞争后生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精英,更多的个体生意人成了长不高的灌木(小个体户),还有很多都因为缺乏光照、营养或者有蛀虫(缺资金、缺管理、缺人才)而病死枯死了。当然,也有很少一部分个体生意人,在事业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自学或参加各种培训,提升自己的经营能力,把企业做大做强了,从而成为商界精英。
而大集团从外面招聘的职业经理人,或是刚从象牙塔招进来的大学生,则有点像移栽到花园里的树,一是他们缺乏个体户从小就有的“成王败寇”的危机意识、一分进两分出的商业因子和背水一战的执着精神(野生的树那种从小自我生存和发展的竞争意识)。二是有较高的购买和移栽成本(招聘、培训、使用费用),所以要确保高成活率。三是每棵树都是来自不同地区,都经过精挑细选,有独特的形状、甚至是独特的含义(来自不同地区、不同专业能力、不同个性的人才),也要有相互适应(磨合)的过程。
因此,不是有知识、有学历、有干劲的职业经理人不如读书不多的个体生意人,而是人才的成长环境与思维模式不同。职业经理人,一方面需要企业管理者像浇灌花园里的树一样去呵护、培训、激励和考核。尤其是90后,工作上要把握大方向,还要帮助做出试点、示范,做出流程,扶上马,再送一程,同时还要多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和业余生活,让他们尽快适应新同事、新制度、新环境,尽快理解、认同和践行企业文化,做出业绩,找到自信。另一方面,职业经理人要放下“天之轿子”的书生傲气与固有的思维定式,以归零的心态,老实做人,扎实做事,从基层干起,从最艰苦的岗位干起,学习个体生意人那种强烈的生存危机意识,投入产出意识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成一行的执着精神。一旦适应新环境,他们便会长出新根、发出新芽,茁壮成长,并成为花园里一道道美丽风景,成为促进公司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。当然,也有个别不能做出成绩的人,就会自然淘汰。
农牧行业正处于大整合的时代,强者将愈强。为实现集团“做世界级又大又强的农牧企业”的目标,集团正创新组织机构,实施量化分权,落实分线分段经营,确保责权利人人挂钩,打造“人人都是经营者、个个都是生意人”的经营机制,为每一位员工,包括新进来的大学生、社会精英,提供了当“巴长”的平台和机会,让有能力、有业绩的员工自动升职,自动加薪,成为在经营上能独挡一面并得心应手的优秀生意人,让我们一起努力吧。
下一个 :
动态毛利率管控,增量增利
在浏览器地址栏输入
"唐人神.网址"
即可一键登录官网